日期:2014-10-08 |
標題: |
宜蘭開先例 鰻寮有法可管了 |
消息內容: |
中國時報【簡榮輝╱宜蘭報導】 每逢冬季寒流來襲,出海口總會聚集一批不畏寒冷的漁民,下海撈捕俗稱「白金」的鰻苗,為抵禦寒風,沙灘上有超過百座私搭鰻寮,事後卻任其頹敗,造成環境髒亂,宜蘭昨通過《宜蘭縣鰻寮設置及管理辦法》,首開全國之先。 「曾有人一夜就賺超過50萬元。」蔡姓鰻苗收購商表示,鰻苗期為每年11月至隔年2月底,價格隨著捕獲量多寡而波動,去年每尾曾出現180元之譜,量多時,每尾價格又驟跌至50元,去年蘇澳有人單晚捕獲超過1萬多尾,令其他人趨之若鶩! 目前全球人工繁殖鰻魚技術,只能靠撈捕鰻苗飼養,許多人會趁鰻苗期「下海」賺外快,然而,再強壯的硬漢也禁不起冷冽寒風長時間吹襲,有人會在沙灘上搭建鰻寮避風,每年都有超過300座鰻寮矗立在宜蘭縣內各出海口沙灘。 這些鰻寮功成身退後,下場卻是遭棄置,任其荒廢、頹敗,造成環境髒亂,景觀遭破壞,也成為不良分子藏身處等社會問題,為了徹底改善鰻寮雜亂無章的問題,宜蘭昨通過《宜蘭縣鰻寮設置及管理辦法》,1週內發布。 宜縣漁管所長陳祖建表示,鰻寮多搭建在林班地、河川地等國有地,過去無法可管,各主管機關常為了處置廢棄鰻寮與捕鰻苗人起爭執,實有必要擬法管理。 新辦法明定,只要年滿20歲,可向附近鄉鎮公所檢具身分證申請,並繳交每座鰻寮1萬元的保證金,鰻苗期結束後1個月內,將鰻寮拆除清運乾淨,即可拿回保證金。若在林地、保安林私搭鰻寮,也將依《森林法》及《廢棄物清理法》裁罰。 |